“网络安全,就是用技术加管理,把漏洞一个个堵上,把风险一点点往下压。它没有终点,只有日复一日地校准、验证、纠错,让数据和系统像钟表秒针一样,一格不差,稳稳运行。”刘广涛在被问及对网络安全工作的理解时这样说道。
刘广涛是数科公司网信服务事业部网络安全与信创部网络安全工程师,目前在集团公司网络安全监控中心(总指挥部),主要负责全集团的网络安全相关工作。
在20多天前,在“能源网络安全大赛”上,他获得了团队一等奖、个人二等奖,一战成名。
但这荣光背后,或许没人知道他已扛压走了6年。
触底而起 初露头角
网络安全竞赛,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谁能“笑到最后”,全凭实力。
2019年,集团公司首次参与公安部组织的实网攻防演习,团队既缺乏实战经验,技术储备也捉襟见肘,便邀请外部团队进行演练,面对对方复杂多变的攻击手段与层出不穷的新型漏洞,成员们常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甚至出现不少业务系统被模拟攻击打穿的危急情况。作为团队成员的刘广涛,看着士气跌至冰点,质疑与焦虑的阴霾笼罩着整个团队,一颗寻求破局的种子已在他心里埋下。
“比赛不仅是为自己,还是代表集团公司,更是代表我们作为集团公司数字化专业团队的实力,我必须要更加努力。”他深知,唯有快速提升专业能力才能扭转局面。
在正式演习开始倒计时阶段,为了学习前沿网络安全技术,他不仅自掏腰包报名国内顶尖的网络安全培训班,还在下班后将自己“锁”进办公室,深夜里对着满屏代码与技术文档反复钻研。周末,他穿梭于各类行业技术沙龙,抓住一切机会与专家交流。他还成立了“攻防技术研讨小组”,将学习知识分享给组员,通过模拟实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
最终,此次演习取得一个相对靠前的名次,坚定了刘广涛的信心以及不服输的劲头。同时,他深刻认识到差距,要求自己必须时刻保持学习和战斗的状态。
厚积薄发 成果斐然
此后,刘广涛从未松懈,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在操作台前反复打磨技术细节,哪怕是最基础的流程也逐步骤复盘优化。遇到技术瓶颈时,沉下心来查阅海量资料,向行业前辈虚心请教,在实验室里熬过无数个通宵,只为找到一个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但在他心里,总有种“孤军奋战”“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
直至2023年底,数科公司成立,在“技术+人才”双轮驱动下,建立“红蓝对抗演练”“读书角”“分享会”等成长跑道,同时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授课,让刘广涛这样有能力、有干劲的职工,有了更加多元的成长通道,以及广阔的展示平台。
因此,刘广涛也给自己提了更高的要求。他主动投身到各种复杂的实战项目,从设备调试到故障排查,从方案设计到现场执行,通过每一次值守、每一轮演练不断吸取经验。经过日复一日的积累,他的技术能力和实战经验日益深厚,多次完成集团公司重大任务、多篇成果论文得到行业认可,在多项行业比赛中开始崭露头角,为后续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勇攀新高 打破质疑
6月,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能源网络安全大赛打响,该赛事作为能源行业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平台,吸引了830支队伍、2474人报名参加,创下赛事创办以来参赛规模与影响力新纪录。
“压力倍增,也知道很难,但这样获奖才有含金量!”刘广涛依旧信心满满,跃跃欲试。面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日新月异,数科公司为备赛作了充分准备。“这两年明显感觉到,从集团公司到数科公司,对我们越来越重视,从提能培养到慰问关怀,都给了我很大动力。”刘广涛说。
自然,团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紧密的团队协作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一路过关斩将冲入决赛。
在个人决赛现场,刘广涛的手指在键盘飞速跳跃,数据加密攻防的指令在屏幕上不断闪烁,全神贯注地在海量代码中寻找突破口,即便汗水滴落在键盘缝隙也浑然不觉,每当调试失败,也只是深吸一口气,再次按下运行键。
当最终防线被成功突破的提示音响起时,刘广涛瘫坐在椅子上,望着屏幕上属于自己的ID——“中国大唐:刘广涛”,嘴角浮起一抹疲惫且满意的笑容。
他赢得了个人赛二等奖。
从2019年开始艰难破局,到如今在“能源网络安全大赛”勇攀新高,刘广涛用了6年时间。对他而言,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的攻防,更是守护能源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的责任,这条道路上,他仍在阔步前行。